水泥漿膠結顯微結構石、砂的顆粒分析顯微鏡
混凝土的組成
尚未凝固的混凝土漿基本上是水泥、砂及石塊用水拌和成的混合物,
水泥漿填充砂、石空隙,并包裹砂石表面起潤滑作用,陸混凝土具有必要
的和易性。水泥加水拌和后可溶性成分進人溶液,使其液體部分是強堿性
的溶液,固體部分則是數微米水化物顆粒到數厘米石塊,形成的—種形狀
、密度及凝聚和分散不同的顆粒聚集體
硬化混凝上是砂、石被水泥漿膠結成的整體,砂、石在其中起著骨架
作用。為保證混凝土的強度,要求集料都必須質地致密并具有足夠的強度
,通常選用碎石、卵石(礫石)和天然砂。石、砂的顆粒若具有棱角、表面
粗糙者可與水泥更好地粘結,拌成混凝土的強度較高,反之與水泥粘結較
差,混凝土強度亦較低。另外,砂石的粗細顆粒要配合得當,水泥漿不僅
包裹砂石顆粒而且填充砂石之間的空隙,盡量減少空隙率。從宏觀上看,
混凝土呈堆聚狀結構,從顯微結構上看,則是由石、砂、未水化的水泥顆
粒、氫氧化鈣晶體、水泥凝膠體、凝膠孔、毛細孔、水以及空氣泡所組成
的多相材料,起膠結作用的是占總體積約l/4的硬化水泥漿體,它直接影
響混凝土的性能。因此,水泥漿體的組成和顯微結構特點都是重要的。
水泥的水化產物
硅酸鹽水泥的水化產物在常溫條件下按結晶程度可分為兩大類,即結
晶較差的凝膠狀水化產物和結晶完整的結晶態水化產物,F將主要水化產
物簡介如下:
水化硅酸鹽相
硅酸鹽水泥熟料中硅酸鹽相水化產物分凝膠和晶相兩類,
用掃描電鏡觀察,C—S—H相的形貌主要有:尖端分又的纖維狀、許多
粒子構成的網絡狀、三向近等徑的粒狀以及薄片狀、珊瑚狀、花朵狀等,
還有在原水泥粒界內呈皺紋狀緊密結合的粒狀。不同形貌一般與化學組成
無固定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