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合水泥漿體結構形成微觀分析顯微鏡
1、針對所選擇的方案,對復合水泥組成的各種原材料化學成
分、物理性能進行測試。
2.通過試驗確定粉煤灰的最佳摻量及復合水泥的優化配比。
3.從復合水泥的礦物結構、早期水化產物的變化及強度發展人
手,研究分析復合水泥水化初期的反應速率行為及作用;分析復合
水泥漿體結構形成動力學和水化動力學曲線狀態。
4.探索復合水泥在物理力學性能上、宏觀和微觀上的“復合效
應
5.根據試驗研究結果,分析并找出影響復合水泥復合效應實現
的因素,以確保配制的復合水泥既能滿足水泥標準,又具有良好的
使用性能。
掃描電鏡(SEM)測定對水化物的圍觀結構、形貌特征凝膠
晶粒形態大小以及排列的分散度等方面的差別阿利特(C3S)和貝
利特(β-C2S)觀察
壓汞測孔檢測孔隙大小密實度分布狀態。
按照不同的復合方案,組成凈漿強度和膠砂強度進行檢測。對
測得的3d7d、28d等齡期的強度檢測結果,從中優選出最佳摻量組
若千個,挑選出最優配方試樣,在常溫下終止水化保存,為進行SEM
掃描、X-射線行射壓汞測孔檢測做準備。以觀測復合水泥水化產
物的微觀形貌特征、結構、阿里特、貝里特及孔隙分布狀況,分析水
化反應進程對強度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