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屑顆粒巖石組成把砂巖分為三個基本類型
按照碎屑顆粒的巖石組成,把砂巖分為三個基本類型:
a)主要由石英顆粒組成的單礦型:單礦砂及單礦砂巖在地臺區分布最
多。
6)少礦型,其特點是石英碎屑顆粒占多數,有適量(5—25%)的其它礦
物顆粒(多半是長石)含細粒石英或硅質頁巖碎屑顆粒達25%的雜砂巖,以
及富含白云母片(云母片沿層理面分布)的含云母砂巖均屬少礦砂巖的變種
。
復礦類型:它是由不同的巖石礦物碎屑組成的,雜砂巖及長石砂巖為
其代表。
雜砂巖是由很尖銳的棱角的石英(通常是25—50%),長石(15—2596)
,云母及巖石碎屑組成的。含硅質巖石碎屑顆粒大于2596的硅質砂巖是雜
砂巖的一個變種,這種砂巖分選較好,是向少礦巖石的過渡巖石。長石砂
巖主要由石英碎屑顆粒及含量由2596到60%之間變化的酸性長石組成,并
含云母和巖石碎屑顆粒的混合物。
碳酸鹽巖也屬于正常類型的儲集層,它的顆粒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貝殼
,貝殼碎屑,粒狀深;夷嗉磅b石構成的。這類儲集層由碎屑狀灰巖和白
云巖方解石及白云石組成的,而方解石及白云石則是由水搬運而來,并象
石英顆粒那樣重新沉積下來的。上述巖石總是或多或少地被再結晶的方解
石膠結,在繼續作用的情況下,可以與化學沉淀的石灰巖或白云巖相似。
砂巖膠結物是極其多樣的(泥灰質的、石灰質的、泥質的、硅質的以及
鐵質的等),它對儲集層的物理性質影響很大。膠結物可以是原生的,即由
于再成巖作用,同砂巖顆粒一起沉積到顆粒周圍或顆粒之間的化學沉淀物
,也可以是次生的,即砂巖沉積后,由滲入的水溶液中沉淀下來的。隨著
膠結物的增加,碎屑巖可以逐漸變成溶液沉積巖,這個相當常見的過程,
既可使地層的儲集性質變壞,又可使它逐漸變成非產油巖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