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不變的植物殘體的有機質土壤研究顯微鏡
低分解有機質土系指土壤中保存有相對不變的植物殘體的有機質土。這
種植物殘體凡個沒有分解,以致很難磨碎,而且它的植物性起源是非常明顯
的,可能是半分解的木材,或是苔蘚、牧草、莎草科植物和紙草等植物的殘
余,或是兩者的混合物所組成。植物殘體的保存原因不同,但缺氧可能是最
重要的因素。水位的降低或季節起落,會增加氧的有效性,促進分解,有利纖
維的迅速破壞。然而礦化率是按照熱量狀況和植物殘體的性質而變化的。
例如,無芒柏比大多數木材、牧草和莎草科植物有較大程度的抗解性。假若
這種植物存在的話,結果隨著水分的排除,混合的沉積物中將見無芒柏所占
容積增加的情況。
森林有機質土是由一層發育于落葉和大小枝條(但不是水蘚)的有機質
組成而排水比較好的有機質土壤分布在由礫石、石子和漂礫組成的碎屑物
或巖石上裂隙充滿或部分充滿著有機質幾乎沒有礦物質土壤發育的跡象,因
此植物的根系限制在有機質的區域內。
半分解有機質土是有機質強烈分解,但還沒有完全分解的有機質土。不過,
有機質已被破壞到不能判定它是什么生物的程度,而纖維基本上可在手指之
間揉碎。這些土壤通常發現在地下水位幾乎終年達到表面或接近表面的地
方,若是沒有人工排水的話。地下水位會有起落,但降至低于表層1英寸以下
是很少見的。這些土壤曾一度歸類為沼泥,從赤道到苔原地區都有所發現,
通常多分布在封閉的注地中和廣闊的排水非常不良的平坦地區(如海岸平原
)上。
分解有機土被人為地或天然地排去水分時,它們通常繼續分解終于轉變成高
分解的有機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