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砂、粘土盆地和沉積物的組合礦物分析顯微鏡
河道流量的等級很少是不變的,流量減小就會導致主河道退縮,并繞
過許多在洪水期沉積下來的壩,河道成為網狀類型。相反,當流量增大,
就會使河水上漲,直至溢出河岸,當漫出河邊時, 流速會減小, 從而
沉積一層沉積物, 其粒度離河邊越遠越小。這些天然堤壩會使河道兩岸
越積越高,分隔了河道與沖積平原兩側位置較低的泛濫盆地。
泛濫盆地的沉積物通常是細砂、粘土和粉砂,具層間紋理、交錯紋理
和脫水干裂等特征。泛濫盆地沉積物中常有潛穴,被植物根切穿,在被水
覆蓋的適宜情況下,可變為形成泥炭的沼澤或沼地。
天然堤、泛濫盆地和沼澤沉積物的組合,統稱為河漫灘沉積(overbank
depos舶)以區別河道沉積的組合。 河漫灘沉積進一步的型式就是決口扇
(crevasse splays)。河流沖決河道, 穿過天然堤稱為決口。砂辦和細砂
在這里沉積下來, 并進入泛濫盆地。這些決口扇在成因上類似于三角洲
的凸角,雖然其規模較小。
現在轉而談談河流沉積作用的過程。回頭看看表30,此表把河道分成
活河道和廢河道兩類。剛剛描述過的河道沉積作用,可因河道的變換而突
然中止。有幾種方式可發生這種情況,蜿蜒河道最后本身可繞回,截斷回
路,就像它的名稱所叫的那樣出奇。另一類分流河道出現在河流抬高到泛
濫平原以上,靠著天然堤的阻擋。因而,洪水高于泛濫平原的時候,天然
堤的決口可變得很大、很陡,以致即使洪水退縮,河流恢復正常流量,河
流仍然流進決口而不再流向舊有的上升河床。這種類型的分流河道,往往
發生大規模的洪水災難和生命損失。
這兩類河道變換是曲流河系的特征。
相反,在彎曲度低的網狀河系內,由于河壩擴大,直至封鎖了河道,
會使其改向,形成廢河道。另一方面,河流沖溝對松軟巖屑的向源侵蝕,
會截獲先前流動的河道。
蛇曲河流(曲流河)和網狀河流這兩種河流系統的作用,都能從活河道
沉積突變為廢河道的沉積。在某些情況下,當回流的水進入主河道時,廢
河道的末端,仍然可能打開。但是,過一段時間之后,可能再度封閉,形
成孤立的牛軛湖,這是個形象化的稱呼,它位于泛濫平原之內而遠離現在
的活河道。廢河道沉積和泛濫盆地相似。它們都具紋理、交錯層理、干裂
、潛穴細砂、粉砂和粘土,偶爾被植物根穿透,且具有泥炭夾層。但是,
從河道的幾何形狀可把兩者區別開來。而且,泛濫盆地的沉積是突然流入
河道形成的殘留礫石,廢河道沉積則是逐漸流過而形成的具有交錯層理的
點壩砂。
研究表明,現代河流有不同的類型,因此有可能將其納入一個連續的
系列,從山前地帶扇礫巖,經過網狀沖積扇、曲流河谷直到三角洲沉積。
下面談談網狀河流系和蛇曲河流系之間的區別及其各自的沖積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