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金的微觀結構鍛件加工分析光學顯微鏡
鍛后處理
上述鍛造后的鍛件要經過一系列處理后才有可能被加工為最終的部件構
型。首先,鍛件被加工為直線狀,以利于進行無損檢測。對于圓盤組件,
檢測通常為超聲波和熒光滲透檢查,其目的在于找出材料中存在的嚴重缺
陷。此后,通過各種不同的傳統切削方法將直線狀鍛件加工成最終的部件
構型,具體方法有銑削、磨削、拉削、修整等。加T完成的部件通常還要經
過蝕刻來消除由機械加r產生的變形層,然后對其進行表面處理以使表面產
生壓縮殘余應力。
人們做了很多努力以盡可能減少最終加T的次數。由于高溫合金在高溫
下的高硬度和高強度,易于與工具材料反應的性質,以及低的熱擴散特性
,高溫合金被認為是最難進行機械加工的材料之一。然而,在鍛后處理中
,有2/3左右的材料會被舍掉。這些被舍掉的材料通常會被回收并用作初始
的原料。
使用注意事項
多晶鎳基高溫合金是具有復雜化學性質的高效工程材料。由于工作環
境的嚴重高溫和循環特性的作用,合金的微觀結構在使用過程中會發生改
變。這些改變發生在合金的表面以及材料內部。其表面通過接觸空氣、燃
料和其他附著物,而導致微觀結構的改變;而材料內部的熱不穩定微觀結
構也會隨著晶粒粗化、新相析出和元素偏析而發生緩慢的改變。
發動機中的輪盤長時間處于高溫環境中,會導致輪盤的表面氧化和熱
腐蝕。表面氧化會減少鎳合金輪盤在工作溫度下的疲勞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