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巖或煤夾層石英砂巖化石樣品分析顯微鏡
在大多數沉積盆地中,脫碳酸鹽化作用的產生與頁巖或煤夾層中,不斷
成熟的有機質脫羧產生二氧化碳的速率密切地相配合。與不斷成熟的富含
有機質的生油巖密切聯系的石英砂巖,其中脫碳酸巖化作用進行的最為劇烈
。看來似乎地下碳酸的形成是成巖作用中期形成脫碳酸鹽化作用的主要原
因。中期形成的脫碳酸鹽化作用其他明顯常見的原因包括:(1)地壓帶邊界
處的物理化學梯度;(2)粘土礦物中水的釋放;以及(8)硫化氫的生成。
中期形成的脫碳酸鹽作用,發生在非常致密石英砂巖內的例子也不少。
顯然裂隙和不可壓縮的紋層狀孔隙,給產生淋濾作用的鹽水開始進行脫碳酸
鹽化作用,提供了足夠的通道,當次生孔隙形成時,酸性水的通道繼續得到改
進。脫碳酸化作用全部結束后所產生的次生孔隙數量,即受砂巖中碳酸鹽含
量的限制,又受非碳酸鹽骨架機械強度的限制。含有碳酸鹽的石英砂巖,可
由于下列的某一個原因面避免脫碳酸鹽化作用:(1)地下環境不能產生淋濾
所需的化學條件,例如,缺乏有機質;(2)運移的地層水其淋濾能力早已消耗
殆盡;以及(8)淋濾的地層水沒有進入石英砂巖地層的通道。
沉積盆地發育過程中,劇烈的脫碳酸鹽化作用,多半是在最老的石英砂
巖達到成熟帶之后不久開始的。這些石英砂巖主要含有沉積的和早期形成
的碳酸鹽,由其中溶解的碳酸鹽在上覆半成熟帶中的再沉淀,可以形成一個
薄的原始“碳酸鹽幕”。盆地繼續下沉和沉積最后可使原始“磯酸鹽幕”
進入成熟帶。該“碳酸鹽幕”在那里可能遭受強烈的脫碳酸鹽化作用,這個
作用本身又可在新進入半成熟帶的石英砂巖中,形成一個更厚的“磯酸鹽幕
”最強烈的脫碳酸鹽化帶和最強烈的碳酸鹽化帶,都能以這種方式繼續進入
到更年青的沉積物中去。假若在整個沉積層系中存在有足夠的有機質,以保
持脫碳酸鹽化作用進行,那么許多碳酸鹽就可以這種方式被反復多次循環,
并且可使大量碳酸鹽堆集在現在正進行的毆酸鹽化大部分液態烴以及可能
大部分的天然氣,產生在埋藏成巖作用成熟帶中次生孔隙最發育的階段之后
,這樺具次生孔隙的石英砂巖,就處于圈閉這些烴類最有利的環境。實際上
有理山認為在砂巖次生孔隙中的大部分油氣都是初次運移造成的,而在原生
孔隙中所遇到的大量烴類則是二次運移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