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炭沉積碎屑巖石樣品分析圖像顯微鏡特征
泥炭
泥炭沉積是有機質碎屑(通常大多數碎屑是來源于植物)的堆積物
。某些地段上,植物群落的有機物生產速率大于植物體本身的呼吸消
耗速率、食草動物的消費率和微生物分解速率三者的總和,因而有泥
炭發育。也有一些地段上則由于漬水,致使有機物分解速率降低,所
以有泥炭發育。決定泥炭累積和泥炭沉積特性的實際環境變化很大
從孢粉學角度來看,泥炭沉積最重要的特征是層狀順序發育;ǚ勐
在地面植被和枯枝落葉層上,其中一部分花粉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掉。
隨著植被繼續生長,這一枯枝落葉層和花粉又被新的枯枝落葉沉積所
覆蓋,因此,它們在發育的泥炭剖面中呈水平帶狀成層分布。
泥炭表層(泥炭蘚泥炭的表層經常厚達20cm)隨直接有效水量的變
化而周期性地處于通氣和漬水狀態。在通氣期間,由于分解者的活性
增高,使得表層的植物殘體分解?扇苄晕镔|和易被降解的物質首先
被去除,并被分解者(主要是真菌和細菌)當作能量來源加以利用。在
此階段,花粉粒的原生質內含物和內壁很快被分解掉,僅留下不易分
解的外壁。如果通氣狀態繼續保持下去,則花粉外壁也會被破壞。但
在酸性環境中,花粉外壁倒是泥炭的構成分中最后一個被分解的。當
植被繼續生長,枯枝落葉層不斷堆積,毛細管力促使地下水位逐漸上
升。這樣,枯枝落葉層積累越多,而干燥的反復使泥炭剖面的任何一
點上通氣的次數和時間逐漸減少。因此,分解速率隨著深度而漸漸變
小,在永久無氧帶,它達到最小值。即使在完全沒有空氣的狀況下,
仍有一些分解者表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