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精確定量的檢驗樣品科學實驗圖像顯微鏡
現在我們有點左右為難了。剛剛才得出結論,將氫、碳、氧、氮、磷
與痕量的少數其他元素的混合物放在一個燒杯中并使其孤立,它們永遠也
不可能自發組織起來并產生生物體。然而,即使最低等的細菌也充滿精致
的結構,盡管這與物理系統總是無情地趨于最大無序這個事實看似抵觸。
雖然地球在很久以前異常貧瘠,但畢竟現在已經出現了大量生命。因此,
我們的問題是:生物體究竟如何設法維系生存,且不論還要繁衍,甚至還
要向更復雜的生命形式演化?更明確地說,這道謎題就是是否必須假設生物
體不受物理定律的約束?
在19世紀末,很多令人尊敬的科學家對這個問題的回答仍是“是的”
。他們的學說被稱為“生機論”。隨著人們對生命如何產生有序這個悖論
的回答,生機論與熱質說一道為歷史所塵封。本書的目的就是概述這些答
案中的一些細節以及關于它們的一些精確定量的檢驗。我們需要一些時間
才能達到這個目的,但現在已經可以用前面建立起來的語言勾勒出其中的
一個答案。
稍加注意,你會發現生物體至少也要服從一些與無生命的物體相同的
物理規律,包括與熱相關的規律。例如,我們可以測量一只老鼠發出的熱
量,將之與老鼠在轉輪上所做的功求和。將這個過程持續幾天,老鼠并不
產生什么變化
因此,生命組織并不能憑空產生能量。盡管如此,當我們環顧四周,
似乎很明顯,生命正在持續無中生有地(從無序中)產生有序。為了避免生
機論,必須調和熱力學第二定律與這個普遍的觀察事實。
這個調和并不像聽起來那么困難。畢竟,一個裝滿稠密水蒸氣的密封
罐子會自發地轉變為底上出現一洼水而只剩少量蒸汽的狀態。經過這個轉
化后,罐子的內部比以前更加有組織:大多數水分子被粘在一個非常薄的
水層里而不是自由地在整個罐子內部移動。但是沒有人會相信有一個非物
理的、神秘的力量對水分子進行了安排!
為弄清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我們必須記住熱力學第二定律只能運用于
孤立系統。盡管裝有水蒸氣的罐子是密封的,但在水分子凝聚的過程中它
向周圍環境放熱,所以它不是孤立系統。整個大系統中的一個于歪統能自
發增加其有序性,這并不荒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