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沉積物中就有相當數量的冰川泥石流沉積
沉積特征
(1)在地貌形態上多呈扇狀、舌狀或壟崗狀堆積體,其中以堆積
扇為主,而壟崗或舌狀則以堆積扇為大骨架出現。
(2)冰川泥石流尤其是結構型冰川1泥石流,細看在堆積中的礫
石仍有一定的優選方位,特別是“龍頭”部分的礫石最大、扁平而
傾斜于上游方向,且傾角較大,多數在40。一50。。 .
(3)對冰川泥石流基質部分的粒度分析,發現水區各粒級平均
含量除礫級高于冰磧物(泥石流為77.8%,冰磧為63.0%)外,其
他各級含量均較冰磧物少。如泥石流的砂、粉砂、黏土含量分別為
16.38%、3.87%、1.95%,而冰磧物則分別為21.83%、9.6
4%、5.53%。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因泥石流堆積物中的細粒
部分被冰融水沖蝕掉;另一方面可能是因為泥石流土樣采自南坡,
冰磧物土樣采自北坡,而北坡冰川遠大于南坡,對冰磧物的研磨作
用要大于南坡的小冰川。
冰川泥石流的活動是與冰川普遍處于退縮狀態緊密聯系的,而
該區冰川泥石流與我國西藏東南部的冰川泥石流相比,規模要小,
暴發頻率要低,而且主要分布于南坡。而西藏東南部坡向對冰川泥
石流的影響要小,在不同的坡向上冰川泥石流均很發育。雖然如此
,博格達峰地區的冰川泥石流仍然不失為我國西北大陸性冰川地區
分布最集中與活動最頻繁的冰川泥石流。
冰川泥石流沉積并非始自第四紀,陸松年(1985)早已提到在晚
古生代冰川沉積系列中有冰川泥石流沉積參與其中,在入湖或人海
的相關冰川沉積物中就有相當數量的冰川泥石流沉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