鍛件表面產生裂紋檢測便攜式金相顯微鏡
鍛造廢品與缺陷
GT35合金鍛造成品率目前已經達到較高水平。但如果鍛造工藝掌握
不當,操作不嚴格,仍然會產生廢品與缺陷,其形式和產生的原因分析
如下:
表面裂紋:GT35合金毛坯有時會在表面形成一層約3mm的黑殼,在鍛
造前如不去除,鍛造時,黑殼塑性差,變形抗力大,黑殼與合金基體變
形不一致,很容易造成鍛件表面產生裂紋。
中心裂紋:產生原因,一是母材本身中心存在夾雜、疏松等原始缺
陷。在鍛造時,這些缺陷被暴露而導致中心部位形成裂紋。二是合金毛
坯加熱的時間不足,合金毛坯未熱透,中心部位夾生。三是始鍛時錘擊
力過大,或終鍛溫度過低,變形量過大等均可能形成鍛件中心裂紋
碎裂:GT35合金毛坯加熱時嚴重過燒,在鍛造時將出現豆腐渣樣
碎塊,一旦出現這種情況,無論怎樣操作,合金毛坯都不可能鍛造成功
。故鍛造的加熱規范必須嚴格控制。過燒鍛件廢品見圖5—38。
(4)軸向裂紋:軸向裂紋通常發生在鍛造圓形截面的GT35合金鍛件。
當鍛件鐓粗時,變形量過大,圓柱表面不適應過大的變形,便形成縱向
裂紋,釋放應力。
(5)角裂:GT35合金鍛件鍛方時,其棱邊溫度下降較快,塑性降低,
金屬流動困難而被拉裂。這種裂紋可以采用嚴格控制終鍛溫度、較低的
變形量和鍛造時采用小倒角來避免。
(6)微裂紋:GT35合金鍛件中存在的微裂紋很難用肉眼觀察到。這些
微裂紋的產生可能與GT35合金母材的顯微缺陷有關。例如,存在復雜碳
化物橋接相,小塊夾雜物等,在鍛造中分離碎裂,形成了肉眼很難分辨
的顯微裂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