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結硬質合金鍛造過程中硬質相顆粒計量顯微鏡
GT35合金具有可鍛性。通過鍛造可以使硬質相TiC顆粒分布均勻化,
降低孑L隙度,提高GT35合金的強度和韌性。GT35合金的鍛造較合金工具
鋼的鍛造困難得多,因為GT35合金含46%體積的TiC硬質相,基本上是一
種剛性材料,在高溫鍛造中鋼基體的塑性變形要帶動TiC顆粒的流動,因
而整體上塑性變形能力很差,這使得GT35合金的鍛造工藝較為特殊,形
成了區別合金工具鋼鍛造的專門工藝。
鋼結硬質合金鍛造過程中硬質相顆粒的流動模型
對于鋼結硬質合金的鍛造持有兩種截然相反的觀點:一種觀點是認
為,鍛造改善了鋼結硬質合金硬質相的分布狀態,提高了材料的致密度
,使鋼結硬質合金抗彎強度提高;另一種觀點認為,鍛造破壞了燒結形
成的硬質相顆粒與鋼基體黏結相的優良界面結合,因此,鋼結硬質合金
的鍛造是有害的。這兩種觀點各有依據。前者是客觀的反映,因為鍛造
確實提高了鋼結硬質合金的性能;后者建立在燒結的基本原則觀點上,
沒有錯誤。如果采用一種鍛造過程中硬質相顆粒的流動模型來解析,就
可以使這兩種觀點得到統一。本書編著者設想:在鍛造過程中,硬質相T
iC顆粒(或WC顆粒)雖然隨著鋼基體的塑性變形而流動,但是,TiC(或WC)
顆粒在燒結過程中形成的優良界面并不會破壞,因為,每一顆TiC(或WC)
顆粒都是包覆著界面結合層在一起流動,而不是單獨TiC(或WC)顆!奥
身”在流動。因為,如果鍛造破壞了燒結所形成的TiC(或WC)顆粒與鋼基
體的界面結合,鋼結硬質合金就不可能通過鍛造獲得優良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