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結合金碳化物-鋼結硬質合金密度檢驗分析顯微鏡
燒結毛坯的檢驗與退火
(1)燒結毛坯的檢驗。燒結后的毛坯首先經過外觀檢驗。外觀合格的毛
坯要檢查其密度,大制品按舟全數檢驗;小制品每舟抽2~3個檢驗。密度合
格者即準備進行退火處理。
在實踐中還發現,雖然鋼結硬質合金密度檢驗合格,但有時亦發現其內
部有小孑L洞、砂眼、夾雜之類的缺陷存在,因此最好對其進行無損超聲波
探傷。
(2)經檢驗合格的產品,進行鋼結硬質合金生產的最后一道工序,即退
火。退火后。抽測其退火硬度,退火硬度合格者.就可包裝入庫,發往用戶
。
燒結缺陷與分析
鋼結硬質合金燒結過程中常見的缺陷及其原因如下所述。
(1)欠燒:燒結體欠燒的主要特征是密度低,從外觀看,收縮不足,吸
水性強。產生燒結體欠燒的主要原因是燒結溫度偏低或燒結時間不足。一般
在燒結溫度比正常溫度約低20℃~30℃時就會產生欠燒現象。欠燒制品可通
過返燒加以矯正。返燒溫度要比正常溫度高約20℃~30℃。
(2)過燒:過燒的主要特征是黏結金屬下坐,嚴重時,黏結金屬大量流
積于燒結體底部結塊。造成這種金屬流散的主要原因是燒結溫度過高或升溫
過快。此外,球磨時間過長,混合料粒度過細或氧含量過高,亦易于出現這
一現象。該缺陷輕微的,可通過退火后加工處理來消除;嚴重的則為廢品。
(3)黑殼:即硬殼層。其主要特點是在燒結體外表面有一層約0.5~2mm
左右厚的吸水性較強的多孔殼層,斷口與鋼結合金正常斷口的銀灰色不同而
呈黑色,對其進行化學分析表明它是一種富碳化物而貧鋼的多孔區。黑殼產
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制品表面的氧化脫碳造成表面處的潤濕性不良所引起。
也有人認為,在高溫下碳化鈦釋放出碳,從而使鋼基體增碳,導致其沸點降
低,因而造成表面處金屬的過分揮發而形成多孔表面層。當黑殼不厚,經機
加工制品尺寸仍在產品尺寸公差范圍以內,且密度亦符合要求者,可作為合
格品,否則,過厚的黑殼(>3mm)應予以報廢。
(4)“冒汗”:“冒汗”的主要特征是黏結金屬呈珠粒析出。引起“冒
汗”的主要原因是混合料或壓坯內部嚴重氧化,導致液相金屬不能很好地潤
濕固相而呈珠粒狀析出。此種缺陷在真空燒結的制品中并不多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