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微鏡下檢查碳化物相晶粒大小、形狀及分布狀況
工藝鑒定 從欲鑒定的混合料的不同部位取樣lkg,然后按所訂制品的工序進行實驗室操作,以確定出該批混合料的適當燒結制度(溫度,時間等)、合金的力學性能以及高、低倍的金相組織。繼而,對在實驗室制出的試樣進行包括外觀檢查、斷口檢查、金相檢驗和材料的力學性能測定。
(1)外觀檢查:燒結后的試樣從外觀可初步判斷出燒結制度是否恰當。燒結過程中正常收縮的試樣,端面應稍呈碗形凹下,欠燒則收縮不夠,過燒則金屬流散。
(2)斷口檢查:每批試樣取五塊,打斷,用20~40倍放大鏡進行觀察。正常的斷口組織應均勻一致,具有明顯的金屬光澤,無分層、無裂紋、無明顯的孔洞和其他異常特征。5塊中允許2塊的斷口有孔洞,超過此比例則被判為臟化。如果斷口呈晶粒狀閃光,說明燒結溫度偏高,因為黏結相液化較重,冷卻時有金屬結晶析出。故宜適當調整燒結工藝條件;若斷口呈暗灰色且無明顯的金屬光澤,而又不吸水。則說明合金缺碳,應調整混合料的碳含量;如果斷口黑殼嚴重,說明氧化脫碳氣氛嚴重,宜采取防止措施。
(本文由上海光學儀器廠編輯整理提供, 未經允許禁止復制http://www.xjwd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