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氣態的超微粒固體分析圖像顯微鏡廠商
固體物質(顆粒)
廢氣中的固體物質主要是柴油機的問題,在進氣道噴射汽油機上顆
粒排放少得可忽略不計。
不完全燃燒產生顆粒狀的固體物質,根據燃燒過程和發動機運行狀
況的不同,它們主要由相互鏈接的具有非常大表面積的炭微粒(炭煙)組
成的。未燃或部分燃燒的炭都積聚在炭煙中,還附帶有氣味難聞的醛,
而燃油和機油氣溶膠(成氣態的超微粒固體或液體物質),以及硫酸鹽也
都凝結在炭煙中。燃油中含有的硫是形成硫酸鹽的元兇,使用無硫燃油
時就不會形成這些有害物質。
溫室效應
太陽發射的短波光線穿透地球大氣層到達地球地面,并被地面所吸
收。地面因吸收了能量而變熱,并發射長波熱輻射和紅外線輻射,這些
輻射部分被發射到大氣中,使地球變熱。
如果沒有這種天然的“溫室效應”,地球就將會變成平均溫度為一
18℃的一個貧瘠的星球。大氣層中存在的溫室氣體(水蒸氣、二氧化碳
、甲烷、臭氧、一氧化二氮、氣溶膠和云霧微滴)才使得地球的平均溫
度達到+15℃,其中首先是水蒸氣擋住了大部分的熱量。
自從100多年前工業時代開始以來,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大大增
加,其主要原因是將石油和煤作為燃料燃燒,而在它們燃燒過程中所含
有的碳轉化成二氧化碳釋放出來。
這些影響地球大氣層中溫室效應的過程是非常復雜的。環境科學家
認為人們所引起的排放是氣候變暖的主要原因,但是這樣的觀點已被某
些天文學家所贊同的理論所否定,按照他們的說法,大氣變暖的原因應
該是太陽輻射活動的加劇。
但是,較為廣泛一致的觀點是,通過減少能量消耗,從而減少二氧
化碳排放,能抑制地球溫室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