齲損牙齒高倍鏡下檢查時有彌散脫礦質
曾報道,齲壞組織在低倍鏡下常·呈現完整而在高倍鏡下檢查時有彌散的脫礦質,所有釉柱中及柱間牙釉質的晶體間距增大。許多晶體間微隙被一種似為有機物與浸漬材料混合的透明樣物質所充塞,這是磨片經人工脫礦質后唯一尚存的結構。檢查橫斷片時,在齲壞組織中部分地圍繞釉柱可看到30一100nm寬的狹窄通道。這些通道中含有浸漬材料所以不像是制片造成的缺陷。釉柱連接處的這個崩解與狹窄鞘樣結構的形成可起因于最初切開牙齒時釉柱被機械震動所分裂。
齲病對牙釉質各個晶體上的影響,呈現為兩種主要型式。為要增大晶體間空隙,須除去晶體表面的礦物質。一般,外部牙釉質的晶體只有輕度侵蝕,這正如其不規則的邊緣所證明。然而寬達4Pm之大的、被菌斑所充塞的缺陷,常穿入牙釉質表面深達5微米。這些缺陷含有一些細菌,并被一層與表面護膜及菌斑基質相連續的透明樣物質所包圍;在第二種類型中也有中央缺陷。在縱向切片上可見到,因晶體中央的率先缺失而形成一種由于晶體縱向分裂而造成的“發夾”樣或“雙柱”樣形狀L33)。在橫向切片上可見到被損傷的晶體呈空心的六邊形或長方形。
(本文由上海光學儀器廠編輯整理提供, 未經允許禁止復制http://www.xjwd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