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制電路板通孔元器件批量焊接檢測顯微鏡
拖焊
最早的自動焊接方式就是“浸入拖動焊接”,焊接過程中將
組裝好并涂有助焊劑的電路板以水平位置慢慢的浸入到熔融的焊
錫池中并沿著表面進行拖動。在靜止的焊錫池焊錫表面上將電路
板拖動預先確定好的一段距離,然后將其從焊錫池中取出,通常
,電路板以15。的傾角浸入到焊錫槽中,隨著電路板逐漸的運動
,此角度逐漸減少到0,當電路板再次從焊錫槽中取出時,此角度
又從0增加到15 o。采用這種方式,可以避免“冰錐現象”的形成
,多數情況下,電路板運動時安裝在運載器上,運載器的前沿有
一個刮板,用以去除浮在焊錫池表面的浮渣。
盡管拖焊可以制造高品質的焊接點,但對于規格較大的現代
電路板,拖焊并不是一個可選的焊接方法,因為它具有以下幾個
缺點:
1)印制電路板與焊錫較長的接觸時間增加了基材和元器件的
加熱程度。
2)較大的接觸面積使得產生的氣體難以逸出,故產生的吹孔
缺陷的數量較多。
3)熔融焊錫的表面浮渣開始形成的速度較快。
目前浸入拖動焊接方法多數情況下已不被采用,一種稱為波
峰焊的技術被廣泛的使用。
波峰焊
印制電路板上通孔元器件批量焊接的標準方法是波峰焊,即
讓裝配板經過涌起的焊錫波峰,其設備和工藝發展很快,SMD的組
裝焊接也可以應用此項技術。這種焊接方法的突出優點就是它可
以成功的應用于同時包含插孔安裝和SMD的這類“混合技術”組裝
的電路板(Buckley,1990)。
波峰焊單元基本的部件是傳送系統,它將裝配板或組裝板采
用連續或階段的方式從裝載位置依次經過助焊劑涂敷站,預加熱
階段,波峰焊以及冷卻設施,然后在卸載位置從傳送裝置上將電
路板取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