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件上平面的表面質量檢測分析圖像顯微鏡
平面特征的評價規則
零件上的主要加工平面為:箱蓋的對合面和頂部方孔端面、底
座的底面和對合面、軸承孔的端面等。尤其是組合式零件,對合面
的精度要求非常高。平面的加工相對簡單,零件上平面的評價規則
較少,因此主要從加工方法上進行闡述。
(1)組合式零件軸承孔上的軸線在對合面上。
(2)平面的表面質量是否要求過高。
(3)壁厚和平面面積是否滿足要求。
(4)平面的加工過程是否發生干涉。
(5)斜面上是否有安裝要求、精度要求。
(6)對于中、小件,一般在牛頭刨床或普通銑床上進行;對于
大件,一般在龍門刨床或龍門銑床上進行。
(7)在大批量生產時,多采用銑削。
(8)當生產批量大且精度又較高時可采用磨削。
(9)單件小批量生產精度較高的平面時,除了一些高精度的零
件仍需手工刮研外,一般采用寬刃精刨。
(10)當生產批量較大或為保證平面問的相互位置精度,可采用
組合銑削和組合磨削。
加工可行性評價流程
零件加工可行性評價流程如下:首先提取零件模型的制造特征,
該特征包含幾何信息(特征實體)和非幾何信息(尺寸、粗糙度、公
差等),將提取出的特征、特征材料類型以及零件整體尺寸代人各
個特征的相應的評價規則中,如果所有的約束規則都能夠滿足,則
特征可以加工,該零件是可以制造的,篩選出能夠加工各個特征的制
造資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