鍍膜前抽取樣本來檢驗是否有劃痕檢測顯微鏡
生產過程檢驗點
檢驗是為了確保加_[好的成品符合所有技術參數的要
求,同樣也是為了盡量減少缺陷對工作進度和車間產量的影
響。
問題往往出現在加工后期。發現得越晚,成本投入和進
度影響就會越大。雖然檢驗不會增加產品價值.但完善規劃
可以節省大量的時問和成本。
生產過程檢驗的目的是為了及早采取糾正措施,減少成
本投入.確保足夠的產量,并盡早對上級工序部門提出警告。
而不僅僅是找出每一個殘次品。檢驗成本應該與漏檢缺陷
所導致的間接損失成本相等,包括機會、聲譽、材料、返工等。
百萬分之幾的指標在傳統光學元件生產中是沒有意義的。
例如.訂單要求生產78個元件.這里有100個加工好
的,在鍍膜前抽取10個樣本來檢驗是否有劃痕,這個做法的
可信度是極高的.在此時檢驗更多元件的意義不大。在鍍膜
之后進行的100%全面檢查中,任何一個帶劃痕的元件都會
被剔除。這里所說的劃痕是微米量級的磨損,F在我們的
做法應該是,立即告訴上級工序相關工人,在更多產品被損
壞之前將尺寸限制在微米量級,但仍然認為鍍膜盤合格。
如果10個樣本中有3個帶有劃痕或面形很差.那么整
個鍍膜盤會原封不動地重新放回機器修整.重復相關操作。
早期檢驗會更加簡單有效,檢驗的最佳時間應該是尺寸
或角度剛剛形成的時候,因為得到一個整片的干涉圖要比
100個小切片的干涉圖快很多。同樣.測量棱鏡條的角度要
比測量每一個單棱鏡快很多。在薄片被切割之前更容易調
整和糾正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