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大部分都覆蓋著沉積物,平均厚度約為300m
大洋盆地占海洋面積的80%。以前有人認為,大洋盆地是平坦的,
但實際上它是高低不平的。海底山脈系被斷層和裂谷切割,綿延數千里
,當新洋底形成時作為海底中部的海脊(見第2章)。然而也有獨立分散
的海山——活火山或休眠火山,點綴于海底。海山是平底的叫平底海山
。有些海山的平底,特別是位于太平洋中的海山,處于水深50~100m,
水溫為21℃的地方。此處,平底可為珊瑚蟲(腔腸動物)和珊瑚藻提供營
養基質,珊瑚蟲和珊瑚藻還可進一步形成環礁或暗礁。
海底的大部分都覆蓋著沉積物,平均厚度約為300m,但其厚度可從
0~4km變化。沉積速度不盡相同,海洋中部沉積得最慢(每千年沉積厚
度低于1cm),大陸架區域沉積得最快(每千年沉積100m)。內陸海和海灣
的沉積物積累速率更快,如加利福尼亞海灣每10~15年沉積1em,黑海
每50年沉積1cm。部分深海地帶,沉積物主要由硅礦層和/或海洋生物
的殘余鈣成分組成。硅沉積物來源于硅藻(藻類)細胞殼和放射蟲(原生
生物)的骨骼與脊柱。鈣沉積物來源于有孔蟲(原生生物)的甲殼,顆石
藻(藻類)細胞壁的含碳酸鹽血小板和翼足目動物(軟體動物)的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