纖維復合材料構件晶粒計量圖像顯微鏡
較小量的試用(幾何尺寸等代)
這一階段是用這種材料對原有材料制作的構件的簡單幾何替換
。例如,一角材用另一等同的角材替代,一平板以另一相當的干板
置換等。這種仿制技術的可取之處甚少,這是因為未重新設計,任
何減重都只是使用了比重低的材料所致。
重新確定尺寸(強度與剛度等代)
參照已發表的力學性能數據,如果發現第一種方法的“仿制品
”既是毫無必要的重,又是毫無必要的剛強,這就表明需改用重新
確定尺寸的做法。
這種做法是謹慎地去掉無用的材料,而使其同樣具備原先提供
的強度與剛度。與過去的各向同性的金屬相反,各向異性一—纖維
復合材料的“晶!本哂幸庀氩坏降募羟信c拉伸方面的弱點,載荷
加在基體上而不是纖維上;此外,由于復合材料的制造各不相同,
其形狀也會是各種各樣的。
具有特色的外表可歸納如下幾種:壁厚均勻或斜度不大的薄殼
類結構。很少見到平直的平面,無銳角與無突變的橫截面。而具有
很光滑的外表面以及無下陷或凹角的單曲率與雙曲率則是常見的。
連接處難以覺察,因多用膠接而不用大量的金屬機械緊固件。
鑒于金屬部件常由大量零件與組合件裝配而成,復合材料制造
則把零件整體化推進到一個很高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