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坯加工低碳鋼增碳富碳層檢測顯微鏡
熔渣層中富碳層的滲碳 理論上炭粉在493一561℃即開始氧化,在升溫到保護渣熔融溫度前(約1l00℃,碳就可能被全部燒掉。而實際上熔渣層和燒結層之間有富碳層存在,富碳層的厚度和碳含量與保護渣中炭質材料的種類和含量有關,由于保護渣熔化過程中大氣中的氧滲透較困難,碳無法完全燃燒,以及在造渣和保護渣燒結過程中形成的“碳核”中的碳在熔渣層上部不斷集聚,較終形成富碳層。富碳層的存在是超低碳鋼增碳的主要原因。有人提出富碳層主要是滲碳(10],主要原因為: (1)富碳層靠近鋼液彎月面; (2)富碳層具有非燒結性; (3)富碳層碳含量很高,有較強的傳質驅動力。 鑒于以上原因,加之碳在鋼液中的溶解度和溶解速度很高、結晶器的振動、浸人水口鋼流對鋼液的攪拌,尤其是澆鑄速度不穩定造成的結晶器內鋼液面波動,彎月面附近的富碳層就會進人鑄坯與結晶器之間,造成鑄坯表面滲碳。如果此時熔渣層厚度不夠,不僅會造成富碳層進人鑄坯與結晶器之間,與鑄坯殼接觸,還有可能造成彎月面附近的富碳層與液渣和鋼液接觸,甚至混合.致使鑄坯滲碳和增碳。
(本文由上海光學儀器廠編輯整理提供, 未經允許禁止復制http://www.xjwd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