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線粒體用食物產生能量而賦與細胞動力
線粒體利用食物產生能量而賦與細胞動力
與胞質內較引人注目的那些細胞器一起,線粒體基本上存在于
一切真核細胞中。通過電子顯微鏡可以看到它們有一種很特別的結
構:每一個線粒體呈香腸狀或蠕蟲狀,其長度為lμm至數微米;它
由兩層獨立的膜包裹著,內膜延伸成褶并伸展至線粒體內部。線粒
體含有它們自己的DNA并以一分為二的方式而增殖,也因為它們與
細菌有許多相似之處,因此設想它們由被現代真核細胞的某個祖先
吞食的細菌衍生而來。
只用顯微鏡觀察不到多少有關線粒體做什么的跡象。線粒體的
功能可通過以下方法被發現:先破碎細胞,并在離心機中離心細胞
碎片混合液,然后收集線粒體,檢驗純化的線粒體,看它們以完成
什么化學過程。這樣就揭示出線粒體是細胞的化學能發生器。它們
利用來自食物分子如糖的氧化作用的能量,用于生產基本的化學燃
料腺苷三磷酸,即ATP——打個譬喻說,汽油。ATP驅動細胞的大多
數活動。在此活動過程中,線粒體消耗氧,釋放二氧化碳,整個過
程稱為細胞呼吸,這個稱呼源自它與呼吸相似。沒有線粒體,動物
、真菌及植物就不能利用氧從滋養它們的食物分子中獲取較大的能
量。能夠通過這種方式利用氧的生物,包括所有植物與動物,稱為
需氧生物;少數真核生物(以及許多原核生物)不能在有氧環境中生
活,稱為厭氧生物,它們沒有線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