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口分析光學顯微鏡-分析電子顯微工具
斷口金相學 斷口金相學是一個重要的工具,可以讓人們深入了解材料的性能和失效機制。早在青銅器時代,工匠和武器制造者就已開始觀察斷口表面。17世紀,斷口分析首次使用了光學顯微鏡,并復制了斷口表面。18世紀有了第一張斷口照片。到20世紀50年代,開始使用透射電子顯微鏡(TEM)和掃描電子顯微鏡(SEM)來分析斷口表面,有了現代電子斷口金相照片。 用于斷口分析的掃描電子顯微鏡(SEM)的研制成功與應用,標志著現代斷口金相學的開始。下面將描述掃描電子顯微鏡的基本組件以及掃描電子顯微鏡操作控制的物理原理。對分析電子顯微工具的更詳細描述,讀者可以參閱有關此主題的其他專業書籍。在現代斷口金相學中,已知有4種主要的斷口模式:韌窩斷裂,解理斷裂、疲勞斷裂,以及分離斷裂。無論斷裂模式如何,斷裂都是以穿晶和沿晶的方式擴展。 在這里將討論熱裂紋、固態裂紋,以及冷裂紋的典型斷口表面形貌。下面將給出凝固裂紋、液化裂紋、失塑裂紋、應變時效裂紋、再熱裂紋,以及氫致裂紋的典型斷口形貌。
(本文由上海光學儀器廠編輯整理提供, 未經允許禁止復制http://www.xjwd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