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石的強度-并不是水泥顆粒的細度越高越好
從水泥石的強度著想,并不是水泥顆粒的細度越高越好,比表面積越
大越好;水泥顆粒尺寸分布也不是廣一點為好,而是要求相對集中于某一
范圍內。
更進一步看問題,作為建筑材料的水泥,其質量的好壞和性能的優劣
,歸根結底,還得看以之制備出來的混凝土的質量和性能。因此,對水泥
顆粒組成的控制,人們的著眼點就應該從水泥性能的優化轉移到混凝土質
量的優化上。當然,這二者之間還是有一定的聯系,不過,混凝土畢竟是
由水泥和其它的組分(例如基本組分水和集料)配制而成的商品,混凝土的
質量除了受水泥的影響外,還受到因配入水等其它組分而產生的新結構性
能所帶來的影響。因此,很有必要將水泥顆粒尺寸分布優化選擇的目標定
在改善新拌混凝土的結構上。
水泥要通過與水的反應才得以凝結和硬化,又要通過水才獲得和易性
。因此,混凝土攪拌時的用水量無疑地會對混凝土的結構,因而對混凝土
的質量產生重大的影響。不恰當的用水量,不僅會引起浮漿,還會使新拌
混凝土和硬化混凝土的結構變得粗糙,使混凝土的質量和性能遭受損害。
提高混凝土質量和改善混凝土性能的關鍵是,在能夠維持混凝土的和易性
的前提下,盡可能降低水灰比。優化選擇水泥顆粒尺寸分布就應該朝著旨
在減小混凝土水灰比而又能維持和易性的這個方向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