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謝指紋圖譜技術-細菌酵母霉菌檢測生物顯微鏡
代謝指紋圖譜技術
每一個細菌、霉菌、酵母的種對于生長和存活具有獨特的碳或氮需
求。提供一組合適的糖(碳源)或氨基酸(氮源),微生物會代謝并且產生
副產物,如酸或離子,這些會將無色的指示劑如四唑鹽還原成紫色產物
并產生獨特的代謝指紋圖譜。該方法的前提是需要借用微生物的純培養
物和某些生理特性,如革蘭染色、氧的需求、較適生長溫度。對于不同
微生物的微量生化分析試劑盒(API條帶)在商業上是可以獲得的。在一
個更先進的代謝指紋系統中,包含多個底物、糖類或氨基酸的96孔板被
使用,并且底物利用模式與在微電極測試系統中細菌有機體特定識別的
數據庫進行了比對
快速檢測病原體的免疫試驗
幾種快速且自動化的檢測方法已經相繼建立,這些方法依賴于抗原
抗體的特異性反應及凝聚物的形成、顯色底物顏色的形成、免疫條帶的
出現或發出熒光。病原菌的診斷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抗體。以抗體為基礎
的試驗是簡單易行的,并且容易解釋其結果。這些方法能夠檢測完整的
細胞,以及細胞分泌的毒素或新陳代謝的副產物。然而,這種方法無法
區分活著的和死亡的細胞,盡管活細胞對食品安全有重要意義。免疫分
析方法與活性培養偶聯可以克服這些問題。此外,微生物常被暴露于亞
致死損傷或應力環境中,如食物的低pH、滲透壓(鹽)、抗微生物防腐劑
、貯存溫度、食品的熱休克條件,這些可能會導致微生物的形態改
變,并且影響其生理,從而導致抗原的異常表達和免疫學分析中信
號的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