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細菌氮的來源-多糖大量堆積PH值的變化
氮代謝和堿性產物對于細菌生長來說,氮源化合物代謝與能量
代謝同樣重要:一方面,可以為細菌生長提供必需的氨基酸;另一
方面,當氨基酸含量多于更新蛋白質所需要的量時,氨基酸也可為
細菌提供能量。同時,氮代謝產生的堿性產物對菌斑pH的調節也發
揮重要作用。
口腔細菌氮主要來自唾液中的尿素。菌斑中尿素酶的活性較高
,可將尿素水解成二氧化碳和氨,而氨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合成氨基
酸。
在陳舊性菌斑中,當細菌生長受到抑制時,能夠產生更多的
氨,常多于氨基酸合成所需。無論氨還是有機酸發生堆積,都將影
響酸堿比例,較終影響菌斑的pH。在開放環境中并且唾液流量較大
的情況下,細菌產生的代謝廢物可以被唾液沖走,菌斑的pH就能夠
維持相對穩定。在新形成的菌斑,結構疏松并且較薄,細菌密度也
較低,并且基本上只有很少或者沒有細胞外多糖,因此上述情況比
較常見。如果口腔衛生條件較差,隨著菌斑不斷成熟,其厚度和密
度也持續增加,細胞外多糖大量堆積,導致菌斑內部與外界交流困
難,尤其當蔗糖袖被大量利用時,將使大量的有機酸和銨鹽殘留在
菌斑基質內,較終使pH明顯改變。但改變后的pH要恢復到正常狀態
則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如果菌斑處于較高或較低的pH環境中,并相
對穩定,有可能導致菌斑內的菌群在長時間內發生改變,進而使宿
主發生病理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