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種植和鮮果加工成品曲霉真菌檢測顯微鏡
擴展青霉與棒曲霉素對蘋果及蘋果制品的污染會給蘋果種植者
和加工者造成巨大的損失。很多研究試圖了解病原真菌如擴展青霉
污染水果并產生棒曲霉素的條件。水果上真菌生長和真菌毒素產生
受很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綜合影響,包括水果的物理和化學性質,真
菌遺傳特性,環境條件,采前、采收以及采后條件等。為了有效防
止棒曲霉素的形成,需要更深入地開展對單獨或聯合利用這些影響
因素來避免真菌與真菌毒素污染的研究工作。目前研究表明,聯合
采用多種手段,包括謹慎操作防止水果結構損傷,在果園、食品廠
、倉庫以及加工車間采取嚴格的衛生條件等措施對于抑制擴展青霉
腐爛和棒曲霉素形成是非常必要的。研究同樣表明,必須是完好無
損的水果才能用來進一步加工。落果與次果必須丟棄,不能在鮮果
市場上銷售也不能被加工成產品。在加工前進行揀選或者去除已損
傷或霉變的水果組織能有效減少棒曲霉素對蘋果汁和蘋果酒的污染
。另外,在壓榨和過濾前對全果進行清洗能顯著減少果汁棒曲霉素
的水平。
還需要開展更多研究來確定抗真菌腐敗的蘋果品種,尤其是那
些能延長貯存時間的品種。采用合成殺菌劑進行化學處理是控制水
果真菌腐敗的傳統方法,但是生物控制在
防止水果真菌腐敗方面也顯示了巨大的應用潛力。如本章所述,
采用拮抗性微生物、熱和鈣鹽和其他化學處理方法對蘋果進行采后
處理已被證明是有效防止真菌腐敗的方法。然而,這些處理方式影
響棒曲霉素形成的機理尚不清楚。隨著更多國家紛紛設定蘋果汁和
其他蘋果產品中棒曲霉素的限量標準,因此迫切需要開發一種能快
速(少于30min)檢測食品中棒曲霉素含量的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