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內化的結構-植物表面天然微生物顯微鏡
有助于微生物內化的結構
植物表面天然形成的縫隙和傷口是微生物內化的主要途徑。兩種縫
隙(氣孔和皮孔)使氣體得以交換,而排水器使內部多余水分得以釋放。
氣孔存在于所有植物地表以上部分的表皮中。在某些花中,作為分泌花
蜜的蜜腺就是一種特殊的氣孔。氣孔是在植物表皮上皮中的縫隙,由兩
種稱作防衛細胞的專門細胞形成。防衛細胞通過膨脹對陽光、黑暗或水
分等外界刺激進行反應。防衛細胞的孔在白天會張大,在黑夜或者水分
迫脅的情況下會收縮,關閉孔道。與防衛細胞臨近的表皮細胞會在氣孔
以下生長形成氣孔下腔。
皮孔是周皮特有的一部分,它是替代表皮的一種不透水的二級表面
層,或者在傷口表面形成。周皮由軟木形成層(新生組織)、栓皮(軟木
細胞)和軟木皮層(與軟木形成層里軟組織細胞相似)組成。皮孔在組織
上與周圍的周皮組織相似,但是皮孔的軟木形成層較活躍,并且還擁有
細胞間隙,它能產生充滿細胞間隙組織的疏松的軟木細胞。所以,氣體
能隨時通過皮孔擴散到植物器官的下部組織。皮孔中的栓皮細胞有可能
被栓化也可能不被栓化(細胞壁有一層有機復合聚合物覆蓋,能使水分
不散失),而周皮中的栓皮細胞通常會被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