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學物理特征復合物層析檢測生物顯微鏡
親和層析
原理親和層析是利用了大分子較獨特的特性,即生物學特異性來
純化一種大分子的。因此,與通透層析和電泳等方法相比,親和層
析從理論上講是能產生一個絕對的純化作用,而通透層析和電泳等
方法是以物理特性為基礎的(對于一些有關的大分子來說,這些特
性可能是十分相似的),所以往往不能得到所需要的純度。
迄今,這種技術主要是用于蛋白質的純化,但是從原理上說,
也同樣能適用于抗原和抗體;維生素、激素和藥物的結合蛋白;藥物
“受休,’運載蛋白;多核蛋白體復合物;多酶復合物和阻遏物的
純化。
以酶作為例子,由于它的立體結構,所以只有很少數的化合物
(配位體)能達到它的活性位置和調節位置,這些化合物可能是底物
或是一種可逆的或不可逆型的效應物。就是對這些位置的特異的識
別,構成了酶親和層析的基礎。倘若,這位置對配位體有很高的親
和力,結合是可逆的,并且在所選擇的實驗條件下配位體結合到位
置上后不發生任何反應,那么純化是可能的。
基本上,這技術是通過一種方式把配位休(通常是一種可逆的
競爭抑制劑)共價地結合到一種適宜的不溶性的基質上,而又不損
傷它與酶的結合能力。然后把一個雜的酶溶液加到浸泡在恰當緩沖
液中的經配位體結合過的基質柱上。酶被選擇性地留在柱上,不結
合的雜質被洗脫下來。隨后,用一種在不同pH和(或)不同離子強度
的介質中的底物溶液把酶取代下來。
因此,這方法需要預先詳細地認識酶的動力學特點,以便可以
小心地設計較佳的實驗條件。所選擇的實驗條件盡可能地與在一個
正常的分離系統中研究酶的條件相一致。
必須認識到在任何一種大分子的純化中,方法的原理遵循如下
的通式:隨著大分子逐漸被加到柱上,由于這過程是可逆的,因而
促使了已停留在柱頂部的,但還沒有真正被結合的另外一些大分子
的結合。結果,出現了一個動態的過程,除了在復合物內的結合強
度增加外,復合物的濃度也增加了。由此決定了純化過程的效力。
由于在加樣時柱的效力逐漸增加,因此柱式方法必然要比杯式法更
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