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直徑一般為0.5~5微米多種顯微技術的應用
顯微技術 多種顯微技術在微生物檢查中得到應用,其中包括明場顯微鏡 、暗場顯微鏡、相差顯微鏡和電鏡。
用明場顯微鏡的油鏡觀察,可將被觀察的物體放大1 000倍, 能夠觀察到較小直徑為0.2微米、經過適當染色的細菌。使用暗場 顯微鏡,由于細菌對光的散射,在暗視野中可以觀察到液體樣本中 的菌體,如螺旋菌。一般來說,使用暗場顯微鏡和相差顯微鏡,可 以觀察非染色的樣本。因此這種方法更適用于微生物學研究,而不 是常規的微生物學診斷檢測。
透射電鏡使用電子束替代可見光,可以觀察更小的物體,如病 毒。樣本固定在銅網上并用磷鎢酸等電子密度較高的試劑進行負染 后,在透射電鏡的熒光屏幕上可觀察被放大的病毒圖像,F代電鏡 放大倍數可以超過十萬倍。掃描電鏡可以對包被了重金屬膜的微生 物進行三維成像。掃描電鏡放大倍數也可以達到10萬倍。
細菌是單細胞生物,相對真核細胞(如N-%動物的紅細胞),小 且結構簡單。細菌通常具有含肽聚糖的堅硬細胞壁,以二分裂方式 進行增殖,有球狀、桿狀、螺旋狀,偶爾也表現為分枝的絲狀。雖 然形態多樣,但細菌直徑一般為0.5~5微米。有些細菌具有鞭毛 ,可以在液體中游動。。大多數細菌可以在適宜的普通培養基上生 長;有些細菌生長需要特殊的營養兇子或者氣體。、有兩類小的細 菌,即立克次體(rickettsiae)和衣原體(chlamydiae),不能在無 細胞的培養基上生長。藍藻(cyanobacteria,英文曾用blue—gree n algae)則可以利片J葉綠素進行代謝,與藻類不同的是,藍藻的 葉綠素并沒有形成葉綠體,而是廣泛分布在細胞膜的內表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