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微鏡下才能看到的微生物外觀結構特征
細菌分類依據 大多數肉眼可見的生物可以根據其外觀結構特征進行初步分類。但對于顯微鏡下才能看到的微生物,尤其是細菌,這樣的分類卻很困難,這主要因為許多微生物都具有相似的結構。僅根據細胞形狀、大小和排列方式來分類,無法形成一個有價值的分類系統。即便根據鞭毛、芽孢和莢膜等特殊結構也難以鑒別特殊的種屬。因此,微生物分類必需采用其他的分類依據。除了形態學外,染色反應,特別是革蘭染色在細菌分類時是首先需要考察的特征。目前,用到的其他特征有生長形態、營養需求、生理學、生物化學、遺傳學和分子分析等特征。這些特征包括DNA和蛋白質的特征。 根據各種分類依據,我們可以鑒定出某微生物所在的屬和種。對于細菌,種的定義就是具有許多共同特征、與其他菌株具有明顯差異的菌株的集合。一個細菌菌株由單個細菌分離物經純培養所產生的后代組成。細菌學家指定菌種中的某一菌株為標準菌株(typestrain)。通常它就是第一個被描述的菌株。菌種也是因它而得名,它被保藏在一個或多個模式菌種收集中心(菌種保藏中心)。
(本文由上海光學儀器廠編輯整理提供, 未經允許禁止復制http://www.xjwd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