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微鏡得到廣泛使用使得微生物科學蓬勃發展
17世紀前,缺乏適合于觀察微生物的工具,從而妨礙了微生物
學發展。1665年左右,英國科學家胡克(Robert Hooke)制造了一個
復式顯微鏡(光通過兩個透鏡的顯微鏡),并且用它觀察軟木塞的小
切片。他用“小室”(cell)一詞來描述他所看見的、有序排列的小
盒子,因為這些使他想起修道土坐的小室(小的空房間)。然而,首
先制作并利用透鏡看到活的微生物體的人是一個叫列文·虎克(Ant
on van Leeuwenhoek)的荷蘭布商和透鏡研磨業余愛好者。列文·
虎克制作的透鏡質量很好;有些放大倍數可達300倍,且不會有明
顯失真。制作這些透鏡并通過透鏡進行觀察是他一生的愛好。他觀
察的每個地方都能找到他所謂的“微動物(animalcules)”。他在
死水潭、病人身上、甚至他自己的嘴巴里都發現了它們。
多年問,列文·虎克觀察了所有主要的微生物——原生動物,藻類
,酵母菌,真菌和球形、桿形和螺旋狀細菌。他曾經寫道:“就我
判斷,居住在荷蘭王國的所有人數也比不上今天我口中活著的動物
數量多(盡管像我已經聲明的那樣,我清洗了自己的嘴巴)。”
16世紀70年代他給倫敦皇家協會寫了大量信件。他一生致力于
研究,直到1723年去世,享年91歲。列文·虎克拒絕將他的顯微鏡
賣給他人。應該說他未盡其可能推動微生物學的發展。
列文·虎克去世后,微生物學在一個多世紀內停滯不前。后來
,顯微鏡得到廣泛使用,微生物學又重新開始發展。幾位研究人員
發現利用染料可以使微生物體染色,使它們的顯微圖像變得更清晰
。瑞典植物學家Carolus Linnaeus提出一個適用于所有生物的命名
系統。德國植物學家施萊登(Matthias Schleiden)和德國動物學家
施旺(Theodor Schwann)提出細胞學說(celltheory),闡述了細胞
是生命的基本單位,它行使生物所有的基本功能。如今,這個理論
仍然適用于所有有細胞生物,但并不適用于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