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塊和砂漿顏色、形狀和表面紋理檢測顯微鏡
砌體的局部外觀
砌體的局部外觀主要取決于組成它的砌塊和砂漿的顏色、形狀
和表面紋理。砌塊的顏色和形狀是由制造精度控制的,砌塊的表面
紋理是由制造工藝控制的。砌塊是否正確的按照它的表面紋理砌筑
是控制砌體結構表面紋理的主要因素。另外,局部外觀還取決于砌
塊和砂漿的視覺效果。增強砌體結構的局部外觀可采取以下措施:
·設法增強砌塊和砂漿顏色的一致性;
·設法減少砌體砌塊的開裂和斷裂;
·找到更好的方法來控制砌塊和砂漿縫的對齊,控制砂漿縫的
厚度變化以及控制砌體墻水平和垂直方向的變化;
·為砌體的安裝制定可行的行業標準(精度,縫寬);
·采取更好的方法來控制表面的顏色污染,改善清潔技術;
·采取更好的方法來減少或消除風化。
砌體的結構性能
砌體結構導論
砌體結構通常需要抵抗重力荷載和風荷載,偶爾也抵抗極端荷
載,比如地震荷載。當把砌體結構設計作為工程類的一門課程來教
學時,往往強調結構的分析和計算,這就使我們對規范和細部構造
設計的了解不夠。砌體設計的較終目的是設計,而不是分析和計算
。大多數砌體的設計可以根據以往類似情況的經驗而得到,它們很
少或根本不需要進行結構計算。在這種前提下,我們可通過以下措
施提高砌體的結構性能:
·針對常用的一些結構構件設計制定一些簡易規范,它需與更
復雜的規范一致;
·發展人性化的設計技術,避免一些費時費力的復雜計算;
·對于一些簡單的砌體結構,采取條文性的設計方式。
在結構設計的一些具體領域中,還需注意一些細節問題:
·強度與容許應力以及經驗設計;
·砌體構件的具體行為與現行規范的差異;
·砌體在極端荷載作用下的結構形為。
這些問題在后面的章節中會詳細討論。強度與容許應力以及經
驗設計
砌體結構設計規范的目的是要設計出來的結構具有可以接受的
失效概率。一般而言,不同的設計方法(強度準則法、容許應力法
和經驗法)都具有相同的失效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