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焊接微孔率氧化磨損金相分析圖像顯微鏡
腐蝕磨損
腐蝕被定義為是固體的一種失效方式。腐蝕定義為固體與環境
之間產生的化學或電化學作用。腐蝕磨損的發生是由于摩擦表面形
成了腐蝕產物,腐蝕產物對磨損性能有重要的影響。嚴格地講,腐
蝕磨損不是一種單獨的磨損方式,因為在一些情況下,腐蝕機理對
磨損的貢獻非常大以至于有了腐蝕磨損這個概念。
腐蝕磨損取決于很多因素,如接觸表面的化學成分和微觀結構
、接觸表面的剛性和微孔率、是否存在表面裂紋和晶界、接觸表
面被加工硬化的程度、表面的應力狀態、接觸表面之間的電位和電
流路徑、接觸區域的溫度和應力、接觸表面之間介質的反應率等。
如溫度越高,對產生腐蝕的化學反應越有利。
備受爭議的一個觀點是腐蝕磨損只適用于“有害”環境下的嚴
重磨損,而在較溫和的環境中的輕微磨損則應使用氧化磨損這個術
語。當摩擦表面出現氧化物時就會發生氧化磨損。氧化膜是因為金
屬表面和空氣中的氧氣或潤滑劑中的氧氣發生反應而形成的。氧化
膜對摩擦和磨損起著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金屬的大變形和摩擦
產生的高接觸溫度也對氧化率有著極大的影響。氧化膜具有雙重作
用。首先,氧化膜使摩擦表面免于發生嚴重的磨損和咬死從而不斷
形成的新膜層減緩了磨損失效的過程。并且氧化膜阻止了新鮮表面
的焊接,而在真空中很容易發生金屬焊接。第二,氧化磨損產物的
硬度很高而誘發了磨料磨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