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削加工的預硬化鋼-金屬熱加工分析顯微鏡
熱處理鋼
淬火和回火的熱處理是一種用來在一定的拉伸強度下增加韌性
的方法。根據不H的材料與要求,可以在硬化后,選擇溫度在300~
700℃之間回火的熱處理。市場供應的經過這樣處理的鋼材是在預
硬狀態下加工的,用這種材料所加工的模具零件就不再硬
化處理。用這種方式就可以避免熱處理破裂和因硬化而變形的危
險。
表面硬化鋼
通過表面硬化處理,使低碳鋼(C≤0.3%)具有堅硬和耐磨的
表面。
在表面硬化或滲碳過程中(熱處理溫度約900~1000℃),碳擴
散到材料的表層。表面硬化層的深度是溫度和時間的函數。經過一
段較長時間(幾天)的表面硬化處理,表面硬化層的深度能達到約2m
m。對滲碳工件作急冷處理后,可獲得堅硬而耐磨的表面·而型芯
一~假定工件厚度足夠——一般仍能保持其韌性。
較好是利用能切削加工的預硬化鋼。通常,在切削加工之后,
無需再進行熱處理。然而,這種鋼的強度和硬度,通常是十分低的
。從另一方面來說,如果采用慣用的電火花加工來生產模具,那么
,就能選用已被回火到較高硬度的鋼材!己玫膶嵝
在加工半結晶性熱塑性塑料時,良好的模具溫度控制顯得尤為
重要。為了用特殊的方式來影響傳熱,可以采用各種合金鋼。然而
,用這種方式所取得的導熱效果是有限的。銅和熟銅合金等材料具
有相當高的導熱性,但它們的彈性模量、硬度和耐磨性比較低。隨
合金成分的類型和數量的不同,力學性能會在一定限度內改變。然
而,合金成分的類型和數量的每一種變化,都會影響它的導熱性。
用表面電鍍的方法,如化學鍍鎳,可以使材料的耐磨性得到顯著的
提高。然而,不能疏忽的是,在出現表面壓力或赫茲壓力的情況下
,由于軟質基層不足以支撐,而引起硬表面層被磨損。除此之外,
材料還必須具備良好的機械加工性能、高純度和良好的拋光性能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