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磨顆粒狀直徑分析圖像顯微鏡廠家-管道運輸
一種更為有效的運煤方式受到強烈關注——管輸。管輸實際
上是人工開鑿水路的一種變化形式,比任何地面運輸都有效。一般
情況下,管輸是可以實現的,與其他需要笨重載體的運輸方式相比
,管輸只需要移動貨物本身。但是,煤是固體,因此需要運載介質
,一般建議用水來做這種介質,因而出現了眾所周知的煤漿管線。
水介質的使用,將節約的車輛成本抵消了,但兩種運輸方式之間還
存在著一個不太明顯的區別,即內燃機驅動地面車輛的總效率很低
,管輸泵的操作效率要高得多。
煤漿管線的主旨是把煤磨成顆粒狀,以形成煤漿或使煤在水中
懸浮。由于煤基本上不溶于水,故需要一些表面活性劑來保持懸浮
狀態,煤與水的密度相差無幾,有助于二者的混合,之后就可用泵
將煤漿打入管線,輸送給遠方的消費者。較后在使用地點還必須對
煤漿進行煤水分離。
煤的管輸遇到的不可逾越的障礙是用水量巨大。
很明顯,管線直徑越大,運送的流體也越多,同樣,給定管線
情況下,泵輸液體或壓縮氣態流體的壓力越大,運輸量也越大(附
錄中給出了工程師設計用的通用方程)。管線成本與所選管線的尺
寸和強度成正比,包括鋪設管線在內的施工可能占項目成本的一大
部分,因此安裝的管線要具備足夠的輸送能力,以滿足預期的輸送
要求,如果有新增加的油田開發,管線的設計尺寸應能滿足輸送總
產量的要求。在低收入國家中,產量可能會受到需求的限制,因此
,管線要進行優化設計,以滿足交付點的預期能量需求。
多數現代管線都是鋼質,但現在一些小型應用有時也采用高密
度聚乙烯管線。聚乙烯承受的壓力比鋼管要低,因此只限于小管徑
,但其安裝費用低,不需要重型的挖管溝設備和焊機來確保每個接
點,只用犁狀設施挖開的窄管溝就可以安裝聚乙烯管,每根管的連
接用簡單的熱熔儀器就可完成,比焊接所需的時間短,技術熟練程
度低。該技術在低收入國家將石油和天然氣輸送到小型市場方面已
顯現出了一定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