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中含有大量的植物化石-礦物化石分析顯微鏡
眾所周知,煤中含有大量的植物化石,這就表明了該能源的生成地
,且固體燃料通常是古沼澤的產物,因此煤勘探可以集中在已知的
區域或某一地質時代中有可能是沼澤的地方。長久以來,天氣、極
地冰層范圍的變化、大地本身的隆起和沉降已極大地改變了地表面
貌,使原來沼澤所處的背景完全不像沼澤,有時甚至出現在山脈的
高點處。
盡管煤多采用地下開采,但其勘探以往主要靠直接觀察。沿天
然絕壁、峽谷或路脈可以看見煤層的露頭,雖然侵蝕作用有可能湮
沒暴露的煤層表面,但一般都是通過露頭找到煤礦。找到露頭后,
地質學家接著找殘余的黑色帶狀分布,一般稱為煤塵(smut)或煤花
(blossom),有時露頭基底的殘渣中也能發現煤的碎片,露頭更多
的時候出現在峽谷或河道中。煤層的巖石表面很可能有天然泉眼,
向泉眼周圍的巖石挖進去幾英尺就能找到煤層。
一旦識別出煤的沉積,就要進行井筒取心測試,以進一步認識
煤層厚度和范圍,同時尋找其他煤層。取心試驗與油氣鉆井取心極
其相似,只不過煤層取心深的也只打幾百英尺,而油氣取心鉆井可
超過上萬英尺。另外,對煤來說,固體巖石本身就是開采的目的層
,不像石油液體是含在巖石孔隙中,因此煤的取心收獲率不存在太
大問題,通過鉆井取心一般在不同深度可以發現幾個煤層,表明地
質時代所經歷的若干次海進、海退、沼澤的死亡和再生。
除體積外,煤的等級和質量也很重要,因此要對煤樣進行分析
。等級與埋藏年代和深度有關,這些因素與能量含量有關,也與商
業利益息息相關。質量是指煤的純度,比如腐爛植物在埋藏過程中
,攜帶了多少砂或粉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