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石和油氣電阻率和孔隙體積礦物顯微鏡
飽和度 估算出孔隙度之后,下一步就要確定飽和度,由于油氣常與水 同時存在,因此評價含水飽和度非常重要。地層水幾乎都含有一些 溶解礦物,使水具有導電性,一般說來,巖石和油氣都不具備導電 性,所以電導率與水的飽和度成正比。該方程給出了地層含水飽和 度、地層孔隙度與電導率之間的關系,如附錄中給出的那樣,公式 中還有表示孔隙空間形狀及顆粒外圍水膜的變量。該公式從直覺上 看是合理的:孔隙地層的電阻率與地層水的電阻率成正比,與其在 所測地層中的總體積成反比(孔隙度與含水飽和度之乘積為地層水 體積占地層總體積的百分比)。因此,地層水(導電流體)的飽和度 與地層水的電阻率成正比,與地層電阻率和孔隙體積成反比。因此 可以認為未被地層水占據的孔隙空間就由油氣占據。
這種測量不夠完美。測量只是在相對較小的井眼內進行,測量 長度只有2英里或更長一點,測試工具受地層分辨率(能讀取的地層 厚度)和勘察直徑(能讀取離井眼多遠的距離范圍)的限制,因為測 量結果本質上有許多不確定因素,也就是說,真實的巖層中有更多 的變量無法測量,計算結果并不比假設前提好。認識到這一點后, 一位老地質學家曾說:“找油較好的地方就是油田!背伺c測量 相關的問題,還經常根據測井分析結果來決定是作為生產井完井還 是堵塞棄井,這種計算一般在鉆機待工期間在鉆井現場進行。 如果一口井沒有足夠量的油氣,不能進行收益性開采,則對該 井進行堵塞棄井,并標記為干井,地質工作者在地圖上做一個干井 的標記(一個空心圈,外圍四條射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