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磨損顆粒光譜分析-聚合物顆粒大小和形狀
光譜分析和原子吸收光譜測定可以為組織中是否存在金屬顆粒
提供半定量和定量證據,但是不能顯示出這些顆粒的確切取向。為
了識別出組織中的個別金屬顆粒,明確其與細胞和組織結構之問的
形態關系,需要使用電子束顯微檢測,必要時,還需使用電子衍射
分析法。
分析法不但可以識別出金屬磨損顆粒,還能夠把紅細胞(如大
量存在于血鐵黃蛋白中者)與鐵區分開來。與金屬顆粒不一樣,血
鐵黃蛋白中的鐵元素可以通過染色法與組織中的其他沉淀物區別開
來。
在尋找人工關節周圍組織中的金屬沉淀物質時,需要明確到底
是哪種情況:合金只是由于機械動作產生磨損顆粒,還是存在腐蝕
物質。通過比較組織空隙和合金中的元素分布情況,就可以確定到
底是屬于哪一種情況。另外,也可通過X射線衍射分析法來測定金
屬“點陣間距”,從而做出區分。這種方法只能區別CoCrMo鑄造合
金和CoNiCrMo精煉合金,而不能區別FeCrNiMo合金和CoNi—CrMo精
煉合金。這些合金腐蝕生成物必須具有晶體結構才能產生X射線衍
射線。
高分子聚合物
高分子聚合物被廣泛應用于應用在內植物之中:超高分子量聚乙
烯、聚縮醛和聚酯。另外,PTFE(特弗隆)和PMMA由于磨損率較高,
已經停止使用。雖然,可能仍然存在一些含有此類物質的關節植入
體,但其患不足慮。
現在,內植物中使用的聚合物不受組織標本準備過程中使用的
溶劑的影響。所以,無論是石蠟切片還是冷凍切片,此類聚合物中
的磨損物仍然停留在切片中。另外,聚合物不受化學制劑的影響,
所以無法通過常用的染色法來著色。
在光學顯微鏡下,聚合物顆粒一般是無色的,普通白光下呈透
明狀,所以無法看見,或能見度極低。但是,當利用十字偏光片在
偏光下觀察時,由于它們具有很強的雙折射特性,所以可以看見。
有時,較大的聚合物顆粒顯現出不規則的內部結構,這可能跟彎曲
或折疊有關,但這種結構可能與晶體結構內的接觸面相對應。
組織中的聚合物顆粒的大小和形狀可能千差萬別。
(1)聚乙烯:小顆粒呈粒狀或橢圓板狀,大顆粒呈長針狀、線
狀、裂片狀或邊緣不一的板狀。據統計,大多數顆粒大小約為0.5
~50μm之間。50~lOOμm之間的顆粒很少見。
(2)聚酯:此類磨損顆粒呈長針狀、曲線狀、粒狀或寬線狀。
大小從0.5~20μm不等,有的達lOOμm,這是較大的邊緣長度。
(3)聚縮醛:聚縮醛磨損顆粒的形狀和大小與聚酯磨損顆粒相
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