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物顆粒的硬度、形狀、大小、晶體結構實驗顯微鏡
物料的物理機械特性
被破碎物料的物理機械特性的優劣對物料的破碎效果、破碎機
零部件的磨損、強度和選擇破碎方法等均有重要意義,也是對破碎
機進行選型和設計的主要考慮因素。與破碎相關的物料機械性能主
要有強度、彈性、塑脆性和硬度等。
物料的強度是指物料承受載荷的能力,即開始破壞的極限臨界
應力值,一般單位以MPa表示。物料的強度有抗拉強度、抗剪強度
、抗壓強度等。
物料的抗壓強度介于20~300MPa范圍,抗剪強度只有抗壓強度
的1/12—1/8,抗拉強度為抗壓強度的1/50~1/15,其數值的
大小順序是:
單向抗拉強度<單向抗剪強度<單向抗壓強度<二向抗壓強度<三
向抗壓強度
因此,要使物料破碎,應盡可能使其處于拉伸、剪切的狀態。
物料的強度對于同種巖石而言也并非定值,它與物料存在的位
置、本身的結構和環境有著密切關系。所以,在研究物料強度時,
必須研究影響物料強度的各種因素。
物料內存在著節理等構造,它們的存在使強度降低。物料的各
向異性造成加載方向不同,其強度也不同。對于火成巖,它們的礦
物顆粒有的是晶體,有的是非晶體,且晶體的形狀和顆粒大小對強
度都有影響;強度還與顆粒之間的膠結物有關系。除此之外,物料
的濕度、溫度及物料的分化程度等對物料強度也有影響。
物料的彈性是物料除去外力后,恢復其原來形狀和體積的性能
,彈性大的物料比較難以破碎。在破碎前具有明顯殘余變形的物料
稱為塑性物料,幾乎沒有殘余變形的物料稱為脆性物料。金屬礦山
經常遇到的礦巖大多數屬于脆性物料。
物料的變形性質不僅與物料種類有關,而且與受力條件有關。
在三向受壓或高溫條件下,塑性會顯著增加,在常態下具有脆性的
物料,在上述條件下也可能變成塑性體。在沖擊載荷作用下,物料
脆性會顯著增加,有利于巖石的破碎。
物料的硬度是衡量其破碎難易程度的指標。礦巖的硬度取決于礦巖
的組成,即取決于礦物顆粒的硬度、形狀、大小、晶體結構以及顆
粒間膠結物等情況,一般硬度越大越難以 破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