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軋鋼微觀熱軋后的相變金相分析顯微鏡
一般來說,較好的鋼是不含合金元素的鋼,也包括不含碳,除了能
顯著節約合金成本之外,其他性能,尤其是焊接性能也能得到顯著提高
。這一觀點是通過發現Nb含量在0.03%-0.06%的情況下,對鋼的性能有
顯著的作用而被證實的。隨后所有合金元素的含量都減少了,C含量(質
量分數)控制在0.1%或更低。這之后入們進一步認識到增加合金元素的
強化作用可以通過控制熱軋過程來實現。這也引入了熱力學和機械過程
或控制軋制的領域。
熱軋鋼的模型得到全面發展,較重要的是微觀組織演變(包括熱軋
后的相變)、熱量變化(包括軋后冷卻)以及軋制載荷預報。但是許多模
型都是單機模型,盡管如此對我們預報熱軋的過程仍然幫助很大。沒有
這些數學模型就很難定性預測道次之間發生的變化,更別說預測完整的
軋制過程。
為了更好的設計軋制工藝,這些單機模型應該被結合起來,因為這
些單個事件都是聯系在一起的。例如:微觀組織影響軋制載荷,進而影
響溫度,從而又影響到軋制載荷和微觀組織演變等。所以建立一個完整
深入的模型是一個急需解決的任務,需要相當多的資源來完成。綜合這
些結果可以發現,現在幾乎沒有“完整”的模型,但是,已經建立起了
單道次的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