澆鑄、軋制和熱加工大顆粒夾雜檢測金相顯微鏡
潔凈鋼的需求
對鋼的力學性能和化學成分的要求日益嚴格,同時涉及鋼鐵生
產的成本、能源和環境也變得越來越重要。因此,鋼的強度、深沖
性能、耐久性和耐蝕性等得到了不斷提高以滿足需求。這一進步部
分歸功于對鋼潔凈度的控制,即減少了對上述性能產生有害影響的
非金屬夾雜物。
鋼中有兩類非金屬夾雜,而且每一類夾雜有著不同的形成模式
。如前面所提過的,一類是原生氧化物夾雜,它們是在鋼的脫氧過
程中形成的。絕大部分此類氧化物夾雜在鋼包精煉和真空脫氣過程
中得以上浮去除,但也有一些小尺寸氧化物夾雜懸浮于鋼液中。另
一類稱為外來夾雜,它們是由脫氧鋼液的二次氧化或鋼液由鋼包輸
運到結晶器過程中的卷渣形成的。通常,外來夾雜的尺寸比原生夾
雜要大得多,因而更具危害性。
在澆鑄、軋制和熱處理過程中,夾雜物將引發許多問題,有時
甚至在使用過程中導致鋼的失效。非金屬夾雜物的臨界尺寸和組成
并不是影響鋼性能的唯一因素,取決于鋼的具體用途?偟膩碇v,
對于鋼的加工和使用有更高要求的鋼就要求其內夾雜物的尺寸和數
密度要小。
另一種降低大顆粒夾雜有害影響的途徑是通過改變夾雜物的化
學成分以降低它們的熔點,并且在熱加工過程中夾雜物能變形。鋼
的機體中的這些大顆粒夾雜沿軋制方向伸長成細條狀。當熱軋鋼進
行冷軋時,這些細長條狀夾雜物因其冷軋溫度下的脆性將被壓裂成
小碎片。通過控制夾雜物的塑性使這些小碎片之間的距離變大,就
這樣不希望出現的大顆粒夾雜被分裂成更小尺寸、無害的夾雜。此
技術就是“夾雜物工程”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