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顯微鏡配備多種功能附件簡單切換操作
熒光顯微鏡(fluorescence microscope):熒光顯微鏡技術自從問
世以來,一直受到廣泛重視而長盛不衰。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短波光照
射被測物質,以激發后者發射熒光。早在20世紀之初就已在顯微鏡下看
到生物組織在紫外線照射下自發地產生熒光,例如,葉綠體發射紅色熒
光,花粉壁發射黃色熒光。30年代末期發明了熒光染料,細胞組織經其
染色后,在普通顯微鏡下沒有顏色,但經短波光激發后可誘發熒光,從
而大大擴展了熒光顯微術的應用范圍。熒光顯微術的優點有很多:一是
高度的專一性和靈敏性,能以特殊的熒光染料作為探針檢測出標本中含
量極微的成分,對其進行定性與定量分析;二是應用低濃度、低毒性的
熒光染料,可以對活細胞染色(活體染色);三是制備樣品和觀察程序相
對簡便,適于陜速鑒定;四是利用熒光染料作為標記,可以追蹤細胞、
細胞器或大分子的運動,為細胞工程、基因工程及基因定位提供了有力
的輔助手段。在植物生殖生物學研究中,熒光顯微術的應用司空見慣,
不勝枚舉。
多功能顯微鏡(俗稱萬能顯微鏡,universal microscope):上述各
種特殊功能,其實不需要依靠各自獨立的專用顯微鏡,而可以集中于一
臺顯微鏡上,使之“一機多能”,既節省購置經費,又便于開展綜合性
研究。現代的高級顯微鏡,無論順置型或倒置型,大多配備多種顯微鏡
附件,只需進行簡單切換操作,便可獲取同一標本的多種圖像,以供對
比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