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造干燥和聚合作用下固化注漿成型材料顯微鏡
注漿成型
在注漿成型中,坯體的固化直接發生在帶有較佳分散粉末顆粒的均
勻懸浮液中。注漿成型尤其適用于納米和亞微米級陶瓷粉末,以將超細
陶瓷粉末在材料結構和特性方面的優點充分用于成型當中。傳統的石膏
模具注漿成型是生產形狀復雜的大尺寸部件及具有成本效益的制造工藝
的代表,因此在許多方面適用于技術陶瓷,尤其是在中小批量的情況下
。而采用多孔塑料模具并在硅酸鹽陶瓷中早已成熟的壓力注漿成型則與
此相反,其還沒有被應用于技術陶瓷當中。
在凝膠注模成型時,生坯固化通過漿液中所溶解單體的聚合作用來
進行。如果能夠在低貓度的漿料中實現較高的固體含量,就可以通過在
室溫下無壓力鑄造以及干燥和聚合作用下固化(<80℃)生產出本身幾何
形狀復雜、收縮率低且形狀穩定的坯體。通過凝膠注模裝置,可不依賴
于材料生產出具有高度形狀多樣性和較高性能水平的部件。此方法與上
述其他注漿方法一樣,同樣適用于生產由多孔材料和復合材料制成的部
件。
流延成型
在生產大面積薄陶瓷層(寬扁狀部件)時,流延成型是優先選用的陶
瓷成型技術。陶瓷原料粉末在分散液中使用合適的液化器和一種或多種
鉆合劑組分加工成均勻的流延成型泥料。然后將無氣泡的漿料加人可移
動澆鑄工位中,并且通過在一個確定高度上精確調整的澆鑄刀均勻地分
布在平的澆鑄墊上。在隨后的干燥過程中,分散液被均勻地排出,從而
降低了薄膜的高度。為了生產出多層薄膜,可以將含有不同粉末的多個
層上下重疊地進行澆鑄。通過注漿成型可達到的薄膜厚度通常在20μm
一1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