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共生菌樣品實驗科研級真菌圖像顯微鏡
昆蟲共生真菌
許多昆蟲利用食物的能力可能依賴于它們同真菌之間的互利關系。
有些昆蟲總是同某種真菌結成聯系,它們可以真菌為食物,真菌也可為
它們完全或部分地消化食物。這種共生關系可能是外共生的,即真菌生
活在昆蟲體外;也可能是內共生的,即生活在昆蟲體內,尤其是一些特
化的細胞內。
這種共生關系對于許多昆蟲是必不可少的,如果除去其共生真菌,
這些昆蟲便無法生活下去。因此,產生了另一種防治害蟲的策略——除
共生。但這種策略迄今尚無成功事例。
外共生
外共生真菌雖然生活在昆蟲體外,但它們可成為昆蟲的食物來源,
或幫助昆蟲消化食物,也可為昆蟲開創適宜的環境或保護昆蟲。而昆蟲
可幫助真菌擴散開來,甚至可以形成一些特殊的袋囊來包容或攜帶真菌
,例如菌胞囊或貯菌器。
1.蛀干小蠢與蟲道真菌盡管木質部是許多昆蟲適宜的生境,但卻
是較難利用的食物來源,這是因為木質部對于動物常有的酶的分解作用
具有抗性,而且缺乏昆蟲所需要的維生素和甾醇。由于真菌可在木質部
生長,這就為昆蟲提供了既有營養又好吃的食物。棘脛小蠹科和長小蠹
科的一些小蠹蟲是生活在木質部的較成功的昆蟲,它們能蛀入木質部,
而長小蠹甚至能蛀入心材。這些昆蟲盡管是蛀干害蟲,它們卻并不取食
木質部,而只是將蟲道真菌帶進蛀道,在蛀道壁上生長,并成為小蠹蟲
各齡幼蟲及成蟲的主要食物來源。這些蟲道真菌始終與小蠹蟲發生關系
,并在小蠹蟲體內的特化器官菌胞囊中隨小蠹蟲到處傳播。蟲道真菌的
作用在于將不能消化的基質(木質部)轉化成可以消化的物質,從而為小
蠹蟲節省了時間和能量。這些蛀干小蠹蟲應與樹皮小蠹蟲區別開來,它
們所取食的是活組織,尤其是取食韌皮部。蟲道真菌從一棵樹向另一棵
樹傳播通常并非裝在特化的菌胞囊中,而是通過偶爾粘附在小蠹蟲體壁
上的粘性孢子而傳播的。對于小蠹蟲(尤其是幼蟲)來說,這些真菌可能
具有營養價值,但并非必不可少。而這種關系對寄主樹木來說則是一種
災難,可以引起木材的變質。
菌胞囊多見于棘脛小蠹的雌成蟲,但在長小蠹的雄成蟲中也有,長
小蠹全是由這些雄成蟲蛀出坑道。在長小蠹中,菌胞囊的位置及結構則
很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