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軛回轉式電火花加工精密螺紋分析顯微鏡
機械偏差和精度分
偏差分析的意義和依據
共軛回轉式電火花加工精密螺紋的工作原理和運轉方式與傳統
的機械加工及電火花加工不盡相同,除了具有某些精密機械加工及
電火花加工的類似特性外,還有一些獨特之處。因此,有必要從定
性和定量方面就這種運轉方式的各種偏差因素對加工精度的影響作
一些研究分析。一方面有助于了解和掌握技術關鍵,從而對機床設
計、制造、調整、使用、維修和螺紋電極精度、工件和電極裝夾以
及操作工藝等方面提出合理經濟的技術指標和要求;另一方面于實
際加工過程中,作為分析各種偏差產生原因的依據,對保證設備正
常工作,穩定和提高加工質量很有用處。
工件加工時所產生的各種偏差可分成兩大類:一類是屬于機床
機械精度造成的偏差(或稱客觀偏差),如進給絲桿的傳動誤差、工
件和電極轉軸的不平行度、運轉時的動態誤差、以及機床剛性、裝
夾變形、受振動情況等不利因素;另一類是屬于操作工藝技術造成
的偏差(或稱主觀偏差),如進給量選擇、電參數選擇與轉換、電極
相對損耗值的估算、工件和電極裝夾等誤差。
第一類偏差中有些尚可在操作過程中予以補償,如進給絲桿螺
距偏差,只要仔細測出它的確切數值,就可于進給時加以補償修正
。有些則無法補償,如工件和電極轉軸不平行度所產生的偏差,可
以說每次加工都存在,而且隨著加工條件變化,加工過程中不能采
用簡單有效的補償修正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