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絮凝的懸浮顆粒直徑計量圖像顯微鏡分析軟件
了解生物處理廢水的常規方法。
基本原理
微生物處理污水(sewage) 般是使用自然存在的復雜微生物種群處
理污水的過程。在處理過程中,污水在適當條件下與微生物種群接觸,
這樣污水中污染物被降解和代謝。因為廢水的組成和性質變化較大,所
以沒有單一的污水處理過程,不過一般包括如下四個處理步驟:
①預處理:除去大的殘渣和粗沙。大的殘渣通常收集在篩子上,常
常浸軟或用各種研磨粉碎,然后返回到系統。其它固體如來自道路的粗
沙在系統粗沙道除去,洗凈后回收。②一級處理:污水靜置1.5—2.5
小時,這樣可以除去容易絮凝的懸浮顆粒,從而BO隊下降約40%。60%
。③二級處理:第一次處理的流出物還含有溶解有機物和40%一50%懸
浮顆粒(suspended solids,簡稱sS)。在該步用生物處理來除去有機物
,生物反應可以是需氧過程也可以是厭氧過程,不過由于需氧過程較快
,所以多數情況下用需氧過程。有許多技術方法如貯留池/池塘、生物
濾池、活性污泥(activat.ed sludge)、生物轉盤(rotating biologic
al contactors)、厭氧消化池(anaerobic digesters)等可以應用在該
步驟中。④三級處理:該步驟需要除去磷酸鹽、硝酸鹽、病原體微生物
以產生適于飲用的水和防止水富營養化(eutrophication)。該步驟涉及
到化學沉淀、氯消毒、砂濾過濾和熟化池等。
在活性污泥過程中,污水在需氧條件下與高濃度聚集態微生物接觸
。來自第一步驟的污水連續流人大的通氣槽,產生栓塞流(plug flow)
,這時存在的生物代謝有機物,形成更多的細胞和生物量。這里連續流
動的流出物流到沉降池,生物量和非降解顆粒沉降。這時澄清的流出物
無固體顆粒,如果不需要進行三級處理則可以排入河流。為保存生物質
量水平盡可能高,以達到稀釋底物的高轉換速率,部分沉降的生物量或
活性污泥(20%)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