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離純化菌種過程中需要轉接菌落到液體培養基
菌落的轉接和純化
在分離純化菌種過程中需要轉接菌落到液體培養基中。
1.在菌落轉接前,首先用氣相色譜儀分析培養管中是否有甲
烷存在。若有甲烷,表明培養管中存在產甲烷菌菌落。鑒于在所有
厭氧菌中只有產甲烷細菌菌落能同時產生甲烷和熒光,所以可以在
雙筒解剖鏡下觀察不同形狀的菌落,在熒光顯微鏡下挑選產生熒光
的菌落。
2.按厭氧操作法常規要求,在裝有5mL液體培養基的培養管中
,加入硫化鈉(1%)與碳酸氫鈉(5%)的混合液、青霉素液和所分離
產甲烷菌生長的相應基質各0.1mL。
3.把欲挑取菌落的厭氧培養管放置于解剖顯微鏡鏡臺上,調節雙筒
解剖鏡,找到欲挑取的菌落。用膠布固定培養管,不讓它移動。
4.將兩個氮氣流的針頭在酒精燈火焰上滅菌,分別打開裝有
液體培養基的培養管膠塞,在將要拔出時,小心插入氮氣流針頭,
絕對避免空氣進入厭氧培養管。氮氣流針頭插進長有菌落的厭氧培
養管后,用膠布固定以防止針頭脫出和空氣乘機竄人。氮氣流量應
比其它操作時適當大一些。
5.將約8℃m長的膠管掛于自己頸部,右端接一根內裝有少許棉花
的滅菌毛細管,膠管左端銜于口中。右手拿住毛細管,插入打開膠
塞而有氮氣流的厭氧培養管中,用口吸去膠管和毛細管中的空氣,
從而使膠管和毛細管中充滿氮氣。
6.在膠管和毛細管中充滿氮氣后,右手大拇指和食指夾緊膠
管,同時用門牙咬緊在口中的膠管端,迅速取出并插入欲挑取菌落
的培養管中,毛細管細12:I輕輕接觸欲挑取的菌落,此時口輕輕
吸氣,使菌落吸進毛細管口。然后謹慎移出毛細管,迅速插入含有
培養基的培養管,輕輕呼氣,使毛細管口處的菌落物進入培養基。
呼氣不能過大,以避免使口中空氣吹入液體培養基,破壞培養基厭
氧環境。取出毛細管,塞好膠塞。
7.當以氫和二氧化碳作基質時,則用無氧的氫氣代替氮氣,
再加入3mL無氧的二氧化碳,或者直接使用氫氣和二氧化碳的混合
氣體。轉種后樣品置34~40℃下培養,培養好時,搖動培養物應出
現云霧狀或乳白色膠團。與未接入菌落的液體培養基相比,判斷是
否有產甲烷菌生長和生長的優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