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表面巖石礦物成分微觀結構觀察顯微鏡
大型硫化物礦床存在的可能位置及其成礦控制因素
當意識到海底熱液硫化物具有相當的資源潛力時,在大洋何處
尋找大的熱液硫化物礦床成為人們關心的問題。在慢速和快速擴張
中脊以及弧后盆地,已經發現了大的硫化物礦床,它們的形成是多
種因素共同控制的結果。地質背景對礦床形成的控制主要從區域和
局部兩個尺度加以考慮。對流系統主要考慮熱源的形態(巖漿房)和
巖漿的供給通量。區域地形高地(沿洋脊巖漿和供熱較集中的地方)
,控制著熱液硫化物分布區的主要位置。
在慢速擴張洋脊,主要的區域裂谷斷裂對熱液流體的流動具有控
制作用。近海底表面巖石的滲透性和裂隙發育的情況對于流體的輸
出狀況有一定的控制作用。較近發現了一些相當有潛力的可能存在
熱液活動的地方。在慢速擴張洋脊,我們還要考慮裂谷壁的底部和
頂部以及非轉換斷裂區可能存在海底熱液活動,火山地形高地對海
底熱液活動有相當好的控制作用也是一個很好的說明。已知熱液區
也表明,慢速擴張洋脊對于產生廣泛的海底熱液成礦作用非常有利
。
在快速擴張洋脊,由于熱液流體上升區的范圍相對比較狹窄,
而且經常被火山和構造活動所干擾,造成熱液硫化物分布區非常多
,但規模都比較小。不管怎樣,靠近快速擴張中脊,在離軸海嶺能
夠形成硫化物礦床。對于海底熱液硫化物堆積體的形態和規模起關
鍵控制作用的是地質一物理條件。在這些參數中,洋殼中的沸騰作
用和混合作用,可滲透蓋層下的熱液沉積作用,能夠增強在海底之
下洋殼中形成更廣泛的熱液成礦的幾率。